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  >> 统战工作  >> 查看详情

保山市3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来源:   日期:2025-04-05 20:04:02; 点击:541 
分享:

这些大城市的居民动辄坐拥几百万元以房产体现的财富,与这种渗透和转移过来的财富有着直接关系。

2009年2月,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过去10年逃往北美和欧洲等地的中国腐败官员达1万多人,携带出逃款项达6500亿元人民币以上[17]。这种影响在城乡之间是明显不同的。

保山市3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我觉得只有用贫富格局的概念,才能对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做出更准确的分析。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来。此外还有中小股民在证券市场上的损失,在当时计大约有1.5万亿[15]。尽管按照不同行业分类计算的结果数据是不同的,但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推算,全国的三公消费当远远超过1200亿元。

而2008年灰色收入的金额是5.4万亿元人民币。按照道理说,个人在股市中的投资应当是属于投资的范畴,应算在个人财富的变动当中。那么,地方政府不是确实因收入严重不足,而被逼迫靠卖地为生,以致土地出让收入现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了吗?稍微观察一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就可知道,卖地收入最多的一般是最富的地方政府,如京、沪、穗、杭等大都市。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正确统计口径,即工薪收入或雇员报酬占GDP的比重去计算,我国工薪收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并未下降,而是一直在稳定上升(见表一)。而市场经济是波浪式不平衡发展,行业和地区差距自然会有拉开的过程。如果搞错了改革的方向,不仅无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还会自乱方寸,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他们现在的工薪收入和城镇同等素质的劳动力收入在市场化的领域已经基本相同。

看不到这个主因,仅仅在给农民增加一点收入上绕圈子,显然就会偏离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国有企业目前在管理体制特别是干部、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上确实问题成堆,亟待改革。

保山市3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因此,当时城乡财产差别不大。汲铮、刘利文参加了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表一:劳动工薪占GDP比重年份 含业主收入 劳动工薪 GDP 含业主收入 劳动工薪的所谓劳动者 报酬(亿元) (亿元) 的所谓劳动者 报酬/GDP报酬(亿元) 报酬/GDP1992 14696.7 10801.59 26923.48 54.59% 40.12%1993 18173.4 13525.05 35333.92 51.43% 38.28%1994 25206 19106.37 48197.86 52.30% 39.64%1995 32087.4 24213.88 60793.73 52.78% 39.83%1996 37085.80 27734.62 71176.59 52.10% 38.97%1997 41870.4 32037.85 78973.03 53.02% 40.57%1998 44337.2 34889.27 84402.28 52.53% 41.34%1999 47177.9 37834.18 89677.05 52.61% 42.19%2000 50075.9 41259.25 99214.55 50.47% 41.59%2001 54444.8 45481.63 109655.2 49.65% 41.48%2002 60732 51851.72 120332.7 50.47% 43.09%2003 66925 57736.77 135822.8 49.27% 42.51%2004 75366.2 64782.26 159878.3 47.14% 40.52%2005 92948.8 81993.81 183217.4 50.73% 44.75%2006 105555.3 94336.91 211923.5 49.81% 44.51%2007 125359.1 112663.4 257305.6 48.72% 43.79%2008 150701.8 136665.4 314045.4 47.99% 43.52%资料来源:1992~2004年劳动者报酬、GDP来源于调整后劳动者报酬、调整后GDP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著《中国资金流量表历史资料1992~2004》。要真想遏制贫富分化的势头,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抓住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大格局的主要因素,进行重大制度变革和调整。如果同样用宽口径考察一下居民收入,没有被统计进来遍及全国特别是具有各种优势居民的隐形收入,到底是多少万亿可以讨论,但其数额巨大恐怕没有争论。

企业高管们的薪酬肯定也会10倍、百倍地上升。按一些人计算的全社会最宽口径也还是30%多,与30年前比总体上看变化不大。小政府和大政府的边界和优势,西方国家中也是争论不休、莫衷一是。2005~2008年劳动者报酬、GDP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因为今天包括私营企业家在内,可以说人人都是劳动者。其他数据为计算所得表二:各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比情况国家 政府总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收入占 收入占政府 收入占政府 支出占 支出占政府 支出占政府GDP比重 总收入比重 总收入比重 GDP比重 总收入比重 总收入比重丹麦 55.98% 73.45% 26.55% 36.34% 71.02% 28.98%英国 41.70% 91.08% 8.92% 40.64% 91.47% 8.53%法国 49.70% 84.93% 15.07% 44.51% 84.99% 15.01%德国 43.94% 65.34% 34.66% 29.06% 66.33% 33.67%美国 34.41% 56.64% 43.36% 21.61% 58.17% 41.83%韩国 36.02% 62.96% 37.04% 20.53% 69.25% 30.75%智利 29.44% 93.34% 6.66% 18.68% 91.17% 8.83%南非 37.43% 85.65% 14.35% 30.64% 84.08% 15.92%马来西亚 24.59% 90.89% 9.11% 26.40% 90.66% 9.34%泰国 21.12% 92.76% 7.24% 19.46% 93.15% 6.85% 中国(注) 20.40% 53.30% 46.70% 20.82% 21.30% 78.70%注:中国政府收入是统计局的窄口径,政府总收入占GDP比例一般认为要到30%左右,但未纳入部分,如土地出让金收入,大部分在地方,故中国中央政府收入占政府总收入的实际比例不会比表中更高。

保山市3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国企的问题恰恰在于,其赢利和积累与企业高管没什么关系。其三,国企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小,确实并不等于国企的收入分配公平。

因此,降低政府开支比重可以减小政府规模,但未必提高居民实际净所得。今天全国有2.5亿名在本地和外地就业的农民工,平均每个农民家庭至少有一个农民工。仅他们的工薪收入一项就可以使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统计局公布的5153元(2009年)的水平。地区收入差异也有类似的情况。其实,国家统计局数字的真正问题是严重低估了农民的务工收入。应当说,这才是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统计分类。

以收入差距小、福利制度好著称的北欧国家,现在不仅国家竞争力排名在全球居首,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之比也是全球最高,往往超过50%。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应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主攻方向。

现在使用的劳动者报酬是中国人自己生造出来的混乱概念。但应当说从整体上看,随着现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政府承担的保险、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公用事业的责任增多,政府开支的规模呈现变大的趋势,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反而下降了。

民企高管为老板赚钱,拿几千万工薪奖金,老板愿意给,别人眼红也没用。而当时的农民家庭一般拥有自己的住房,同时还占有一块宅基地和自留地。

不过由于居民原先需要的许多开支已由政府承担,这样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是上升的。他们基本工资确实不高,通常只略高于最低工资即1000多元的门槛,但依靠自己刻苦耐劳和长年加班,实际工资远高于底薪或起薪。因此,说国企效率不高、关系裙带、约束不严,都有一定道理,但要说国企基层职工待遇高会拉大社会收入差距,或者非说国企高管相对于其国内外同行的低收入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这肯定离事实真相太远。民企老板身家数亿乃至百亿,只要没有违法违规,人们不能说分配不公。

忽略人力资本的差异,简单地用粗工的收入去和社会平均报酬乃至高端行业报酬去比,强调所谓差距,应当说是误导性的。首先,是否提高居民收入比重、降低政府收入比重,是小政府和大政府之别,并不是居民最终净所得的高低之别,更不是扩大还是缩小收入差距之别。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2003年以来就基本稳定,并在2007年碰到3.3倍的峰值后开始收敛,不再扩大。因此,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缩小收入和贫富差距并不是相同的问题。

不过,贫富差距扩大的关键何在?收入分配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现在的认识并不明晰。改革开放之前,农民只能在集体经济中出勤务农,其全年出勤工分收入一般只有六七十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当时同等素质的城镇职工不足两个月的工资。

这个说法多少有一定的道理。主要家庭财产就是价值一二百元的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实际上,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改革的推进,我国劳动工薪近年来已进入加速通道,并正在引起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深刻变化。同时,正如一些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的,不考虑地区生活成本差异,简单地把大都市的高工资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镇的低工资收入相比计算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误导性的。

垄断性央企已成为特殊利益集团,加剧了收入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因为计划经济人为地否认和拉平行业及地区差别,相同资历和学历的人无论在什么行业工作,贡献大小,经济效益如何,收入基本相同。

问题是所有企业赚钱,都是从消费者那里来的。收入分配改革必须重塑分税制以后形成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失衡的状况。

因此在私营企业的纯收入中,多少是业主作为企业家的劳动和管理能力报酬,多少是其他要素的贡献,是区分不了的。相反,真正缺钱的县级政府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并没有多少土地收入。

相关新闻